童行动态

NEWS

    联系我们

  • 联系人:薛老师 唐老师
  • 电话:15882190887
    1354113991
  • QQ群:186951947
  • 微信:成都童行(cdx08)
  • 地址:成都市成华区双林路228号附31号

首页>童行动态>陈鲁:让孩子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的路径

陈鲁:让孩子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的路径

陈鲁

● 纽约大学发展心理学博士
● 纽约市立大学李曼分校心理系副教授
● 纽约市少儿华文书园创办人
● 加州教育部学前双语发展教师指导纲要编写专家
● 纽约市教育局中英双语学校中文试题编写组高级顾问
● 贵州遵义市西西弗教育中心英语教学顾问

 作品
■《0-6岁A+育儿法》
■《语言是这样被习得的》(2017年问世)
■ 专业论文数十篇

很高兴来到埃尔特教育平台,和大家探讨一个重要的问题 - 如何让孩子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孩子的外语学习,象所有方面的教育一样,如果大方向把握对了,就有了基本的成功保证。我今天的分享,目标就是给大家指出大方向。依据是科学的研究发现,外加实践例证,信息来自我过去二十几年在这个领域里面跌打滚爬的经历。希望大家听后,会对孩子的外语学习信心更多,焦虑更少; 期待更多,畏惧更少。

如何让孩子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呢?我碰到的家长们最常给的一个答案就是,让孩子越早学越好。学习的年龄就是成功的保障。


关键期概念的诞生


认为孩子越早学外语越好的家长,一般都听说过“关键期”的概念。就是说,如果语言学习有最佳年龄, 在关键期里学,事半功倍; 在关键期外学,不光费力,可能永远都学不好。

当我问这些家长为什么会有“关键期”这个概念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提起学习母语的孩子。“你看小孩学说话多快?三四岁就能把母语说得这么流利了。”

为了给大家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我想先从一个很早以前的研究说起。

1960年代,美国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David Hubel 和 Torsten Wiesel做过一组实验。把刚出生的小猫的一只眼睛人工关闭,让它无法接受正常的视觉刺激。三到六个月后,把眼睛打开,这只眼睛的功能就永远丧失了。

为什么?

科学家的结论是,动物任何能力要得到发展,需要两方面的成因。

1
动物本身特有的基因赋予的学习潜力。
2
外界相关环境的刺激。

小猫基因里有特殊构成,让它的大脑在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一个基本能开始运作的视觉神经系统。但这个系统需要外界环境的刺激才能成熟完善。也就是说,大脑里的与生俱来的装备需要被在合适的时间使用才能变得功能到位。如果在这段时间里不被使用,装备就萎缩了,如果不被使用的时间够长,萎缩了的装备就永久性地被废弃了。

所以,科学家就说,小猫出生的前几个月,是视觉系统发展的关键期。 英语叫 Critical Period。

之后的研究,发现动物的一些能力的发展确实有不同的关键期,也叫敏感期。也包括人类第一语言的学习。我们说这个是天生的,那个是天生的。根据进化心理学的理论,有些能力发展的时间表是天生的。


第二语言学习的关键


很自然,关键期的概念也被延伸到了第二语言学习的领域。


Part
1
间接证据不存在

 

美国顶尖的心理科学家,掌握着最先进的研究技术,但多年来对外语学习是不感兴趣的。他们觉得这是教育界,语言学界的事情。所以,当1993年我来纽约大学心理系读博士的时候,系里充斥着认知心理学的高手,但是没有人研究第二语言或者外语学习。但是,我的导师Martin Braine 还是布置我们阅读了一项影响力很高的研究。

这项研究是 Jacqulaine Johnson 和 Elissa Newport 研究了四十几名从中国和韩国来到美国的移民。他们来美国的年龄从三岁到十几岁不等,参加研究的时候都是大学生了,都在美国生活了至少五年。研究人员让这些学生听一些英语的句子,有些句子语法正确,有些句子语法错误。研究人员让学生们通过判断这些句子的正误来对他们的英语能力进行测评。

结果发现,那些六岁以前来美国的人,英语能力基本上和母语是英语的人一样。在这个年龄之后来美国的人,英语能力达不到英语为母语的人的标准。

研究人员说,大家看,唯一区别这些移民的标准是他们来美国的年龄不同。那就说明,人在学习第二语言的时候有个关键期,这个关键期是大脑语言功能退化造成的。他们的研究,出现在心理学入门的教材上,发展心理学的教材上,影响很大。

但是,我本人作为一个移民,发现里面有逻辑问题。那就是,不同年龄来美国的移民,经历的语言环境不同。当你没有排除环境这个因素的时候,直接下结论说这是大脑语言学习功能退化的结果就不严谨了。

那如何知道不同年龄来美国的移民是否会经历不同的语言学习环境呢?只有深入研究他们,并且长期跟踪研究他们我们才知道。

所以,从1995年起,我跟踪10名从中国和台湾来美国的儿童少年,他们来到美国年龄从5岁到16岁不止。从他们一到美国,直到前五年生活结束,我进行了160次家访,测评他们中英能力的发展,深入观察他们的语言环境。结果发现了一个很明确的规律。

那就是,六、七岁之前到美国的儿童,大约在1、2年内就不喜欢说中文了,并尽量不说中文了。所以之后几年,中文能力稳步下降,英语能力超过了中文能力,变成了主要语言。而12岁以后到美国的孩子,会自行创造说中文的环境,继续使用中文,英语学习的步调慢一些,但若干年以后,一般能保持中文口语的基本能力。也就是说,这两个群体学习外语,是走了两条不同的路。前者经历了主要语言的大幅度调整 —从中文到英文,而后者则是在保持中文作为主要语言的情况下而外加了一种语言。

因为这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学习“游戏”,当发现若干年后这些人的英语能力不同的时候,不能归咎于他们大脑的不同。

这项研究只是说明,用不同年龄移民学习英语的效果并不能证明语言学习关键期的存在。这个问题澄清后,研究人员们也在寻找更直接的证据。


Part
2
直接证据不存在


每当说起年龄大了学外语的挑战,大家自然会想到口音。看小孩学外语,口音把握得多准?

那是否大脑里面学习语言的神经系统,到了一定年龄就退化了,让人把握不好口音了呢?

说外语的口音,是两方面的问题造成的。

1
听觉系统的原因,外语里面的一些音,你怎么都分辨不清楚。
2
是发音系统的原因,外语里面的一些音,你能听得到位,但是,发音的精准度不到位。

那我们先看发音系统是否受关键期的限制。人们在说话的时候,每发一个音,都要调动从声带到口腔内部、舌部、面颊、嘴唇等数十条肌肉。每条肌肉都象一个庞大乐队的一员,而大脑就是乐队的总指挥。

当一个孩子在学习母语的时候,这个总指挥和乐队成员就是在学习如何演奏一篇乐章—母语里面的每一个音和它们之间的组合。演奏这篇乐章多年后,当这个团队被要求演奏另外一篇新的乐章的时候,上从指挥,下到每个成员,都要重新学习如何配合。

这种学习需要时间,但不是不可能的。只要有足够的练习,这个团队就会演奏好两个乐章。也就是说,说话时的口音,主要是发音系统的协调度造成的。这种纯发音的过程,和第一语言的使用有关,而不是独立受限于大脑的成熟或者退化。

其实,科学家更加关心的是语音听觉系统的成熟和退化。 虽然发音是可以练好的,但是,如果大脑里面的语言听觉系统度过了关键期,外语里的一些音怎么听都听不准确,那练发音的时候大脑根本捕捉不到正确的模版,乐队只会是在盲目练习。 那大脑听觉系统是否有关键期呢?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曾经和著名听觉科学家Winifred Strange 博士和北京大学的吴艳红教授做过一项研究。

我们让从6岁到18岁不等的中国孩子听英语的元音。中国人说英语的时候,听起来有口音的话,大多数问题出在对元音的掌握上。英语有13、14个左右的元音,而中文只有5、6个。

我们把英语里面的元音进行各种配对,让被试辨认。有的配对很难辨认,因为两个音听着很像,都不出现在汉语里。我们想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辨认元音的能力是否有下降。

结果发现,从六岁到18岁,辨认能力没有下降,并且年龄大的孩子还稍微有些优势。

这种研究结果说明,在听觉上,这个年龄阶段是不存在能力下滑现象的。

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前,我个人直觉上还是很相信关键期的存在。但自己的这种研究发现,外加纷纷出炉的美国、欧洲和日本相似的研究发现,让语言学习的关键期的概念在美国心理学界被改写了。比如,Johnson & Newport 研究就被撤出了大学心理学教科书。


正确的方法必须和孩子的年龄挂钩


那如果关键期不存在的话,哪个年龄的孩子都有潜力学好外语。注意我们说的是“有潜力”。而纵观现实,我们常常碰到一些成年人,外语不会或者不好,但是有从中学学的, 有从小学学的,还有从更小的小时候学的。

那为什么没学好?也就说,这些人的潜力为什么没有发挥出来?

原因是方法不当。

要知道哪种方法适合哪个年龄,要弄清外语学习的两类基本方法:

1
有意识学习。
2
无意识学习。

儿童在幼年的时候,语言学习主要靠无意识学习。

如果你听一串音,wo fe fe ta la la ta ti ti na li li , 能感受到里面隐含了一种音序规律吗?对,这串音的组合规律就是 ABB。 如果你再听 ga ti ga li na li du da du ba mi ba, 你能感受到它隐含音序的不同吗? 对,就是ABA. 我的同事、心理学家 Gary Marcus发现七个月大的婴儿也能捕捉到语音中隐含的这种语法规律。

心理学家 Jean Berko Gleason做过这样的试验。给三岁的孩子看一张图,上面有一种他们从来没见过的自创的动物,告诉孩子,这是一个 wug,这也是一个孩子从来没有听说过的词。接着再给孩子看另外一张图片,上面有好几只这种叫wug的动物。实验人员提醒孩子,“现在这张图上有几只。。。”三岁的孩子们,大多数都脱口而出 wugs。 就是说,没有人教他们复数要加 s,  但是,通过大量地在话语中听到复数的使用,他们都无意识地形成了复数概念。

这就是无意识语言学习的现象之一。

从科学家到父母,当我们看到一个孩子,到了三岁,能熟练使用母语,我们总是惊叹孩子学习语言有多快。但是,从出生那刻起,那个孩子已经听了多少自己的母语了呢?

如果按每天12小时的清醒时间计算,假设这12个小时都有人陪伴,陪伴人会和孩子说话或者陪伴的大人之间说话,一个孩子三年会积累一万多个小时的言语输入。12 小时一天x 365 天 x 3 年 = 13140 小时

以前觉得孩子学习语言的速度神奇,是因为科学家没有技术手段知道孩子在听语言的时候,竟然在进行这么有深度的语言处理,尤其是语法层次的处理,还以为听到的话语就是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

现在我们知道婴幼儿不仅在进行这么高效的语言处理,同时还需要这么大量的时间。

这和外语学习有什么关系呢?

很有关系。

学龄前儿童学习外语,需要通过无意识的方式学习。

假设你要把孩子送到一个宝宝英语班。我们来算一个账:一年35周课程,一周1个小时,一年才35小时。那就换成一周10节课,一年才 350小时。那就一年到头学,一周也不落, 每周10节课,一年才560小时。即使这样,要20年才能积累出母语学习前三年获取的言语输入量。

我们中文学校在招生的时候,常常碰上6、7岁的小孩,来了一测,中文能力非常有限,必须从我们的一级开始学。而询问过去的语言学习经历,很多都是从1、2岁开始学的中文,上的都是宝宝和幼儿班的中文课程。

根据刚才的计算,因为这么小的孩子只能在无意识并且最好是实用的语境中学习外语,必须有足够大量的语言刺激。而一般每周一次甚至每周多次的课程是很难满足这个条件的。

所以,我们中文学校,虽然多年有很多家长要求教授婴幼儿中文,我们从来没有去教这个群体。

所有我见到、听到的学前外语学习成功的案例,都和有足够的语言输入有关系:

以下是三种代表情况:

1
家长雇用说外语的保姆从婴儿期照顾孩子(因国情不同,美国更多见,中国罕见。)
2
家长在家自创给孩子丰富的外语刺激(读外语书,听看外语录音视频)。
3
在双语幼儿园上学。(真正的,不是冠名的。)

当一个家庭没有这些条件的时候,我建议就安安稳稳等待孩子上学,在学校里学习外语。

外语学习的第二种方法叫有意识学习法。这种方法,是直接帮助学习者剖析所学外语的规律,让学习者在理解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去有意识练习。比如,就是直接和学生说复数的构成原则,让他们再去练习。 此时,语言规律不是让孩子通过大量语言案例去无意识感受,而是通过有人或者有材料直接向孩子点明,这种学习方法对语言输入量的要求就少很多。

有意识学习其实很能吸引五岁以上的孩子。孩子天生就对身边事物运作的规律持有奇心。两、三岁的孩子捣鼓这个那个,其实就是想发现什么规律,所以他们被真正的科学家诚心诚意地叫做“小科学家”。

因为语言规律是通过听觉方式呈现的,不象一个能在手里摆弄的物体那么好让孩子方便地研究,所以5岁前的儿童是一般不会主动去深入摸索语言规律的。

但是,五岁以后,抽象思维能力强了,这种兴趣就大增了。 所以,有意识语言学习的方法,很适合这个年龄以上的群体。

但进行这种学习的条件是要有人给你分析这种语言的特点。

在美国,外语学习的一些错误理念让很多学生得不到这个条件。

我女儿从幼儿园到小学, 每周一次外语课,学的是西班牙语。同一位和蔼可亲又敬业的老师。老师上课只说西班牙语,在街上碰到学生也只说西班牙语。连全校开大会,她上去给家长讲话,也全说西班牙语。课堂上进行些游戏活动,并没有课本和语言分析。

可是,我女儿11岁小学毕业的时候,几乎一句西班牙语都说不出来,会的单词不超过10个。为什么?

老师的出发点很单纯,也看似很有道理。外语听到的越多越好,学习第二语言就要效仿第一语言学习的方法,也就是全浸润式的学习。

现在我们大家应该明白我女儿为什么没有学到西班牙语了。老师安排她通过无意识的方法学习语言,而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她光靠外语课来获得的语言输入大大不够。

再举一个例子。

朋友的女儿,上曼哈顿顶尖的私立学校,从三年级开始满怀热情学习中文。六年级毕业的夏天,她妈妈带她找到我,说中文实在学不下去了。孩子各个科目非常优秀,不知怎么的,中文学习就是抓不住方法,感觉被堵在了一条死路上。

我给她测评,发现她连最基本的中文语法知识都没有,比如说量词的功能是什么,疑问句怎么组合。我便拿出我们一年级的中文课本让她看,解释这些语法点,她恍然大悟。 后来,通过课外用我们的教材补习,她学习中文的兴趣提高,能力也逐渐提高了。

来我们中文学校被诊断的案例中, 这种感觉被“堵死”的孩子是我们碰到的最普遍的一群。

而在中国,英语教学中,有意识教学和学习是一个强项。 我们的老师们有重视语法的传统。我认为这种传统符合科学规律,要保持。

但是,中国英语教学中欠缺的是听说读写的平衡。课堂上、作业、考试书面题目比重太大,学生花过多时间面对一张张的纸在纸上谈兵英语。所以,多年学习下来,产生我所称的“瘸腿现象”,就是用眼睛看英语还舒服,但是,一张口说英语就感觉不舒服了甚至有怪异感。

另外,中美外语教学中都欠缺的是好的词汇教学的方法。学生常常面对一大堆无秩序的单词,用不合大脑记忆规律的方法来死记硬背。最后把外语学习和背单词等同,单词背不下去了,就宣布自己外语学习的失败。

我相信家长们会用基本的科学原则来衡量孩子所接受外语教育的强弱。强的,比如语法教学,就不要去补了,补过火了就让孩子的语言感失衡。弱的,比如口语教学,有条件的情况下给孩子们创造听说机会。

最后说一下我自己的故事。

从出生到11岁,我大部分时间出没在山东莒县的乡间田野。我现在常想,用现在的眼光,当年我父母看到我当年11岁了还一个英语单词都不会,该有多么着急。

11岁上初一在山东费县一中。我们一个学期一本薄薄的课本。常常对着课本练习对话,  What is this? This is a pencil. Is that a pencil? No, it is a book. 一次当学习委员的我在英语老师办公室里,看见英语老师发现一名同学把 good 拼成了 god. 老师念念有词 “god, god, 好象是老天爷的意思。” 接着去查字典证实了自己的猜测。这就是我的中学英语老师的水平。(注意:我是带着爱意说的。我觉得当时的在一个小县城里有外语教育都是值得赞叹的了。)

17岁高中毕业的时候,我第一次有了一个盒式录音机。我妈妈不知从哪里弄来一盘磁带。我第一次听到了英美人士说英语。

阴差阳错,不知怎么上了北大英语系,成了系里最差的学生,因为听说能力太差了。 按步就班努力学,还是先天营养不良。大学毕业时口语能力还是很差。

但是,因为实在想学心理学,谁都挡不住,在国内没有机会,只能来到美国学习。因为想把心理学学好,只能大量使用英语。因为大量使用英语,二十几年下来,英语就掌握得不错了。

分析自己的英语之所以到今天的地步,有几点启示。

首先,没有外语学习的关键期,否则我现在的英语根本不够做现在的工作的。

其次,语言环境很重要。对于我,语言环境的获得,和我一直坚持追求自己的兴趣有关。

对家长有如下建议:

1
学前英语学习,如果你有条件满足无意识语言学习对大量语言输入的需要,比如有人常在家说英语,上真正的双语学校,那就去做好了。如果没有,不要焦虑,孩子后头还有大好的英语学习机会。
2
给孩子创造好的母语发展环境。

无数的研究发现,人的两种语言能力是显著正相关的。随便抓出一组以中文为母语的人,比如六岁的孩子,他们的中文表达能力、词汇量都有很大差别。在大家都不会一个英语单词的情况下,用同一个课本,有同样的老师,付出同样努力,谁会是英文学得最快最好得那个?就是中文能力最强的那个。

原因很简单。 当大脑的语言学习区域在习得母语得过程中受到丰富的刺激,它就发展更成熟完善。当孩子要学习第二语言的时候,是同一个大脑系统来执行这个任务,自然它就能很好地胜任。

所以,我父母当年无意识地做对了的另外一件事情,就是让我有机会发展好中文能力。 他们会耐心给我讲故事,读书,他们让我整天混在大人小孩堆里玩,汲取人们之间丰富的对话。
3
上小学和初中后学习英语,要关注孩子是否真正在学习英语的语法规律,是否在用合理的方法积累词汇,是否在书面语和口语的练习之间有一个平衡。

上小学和初中后学习英语,要关注孩子是否真正在学习英语的语法规律,是否在用合理的方法积累词汇,是否在书面语和口语的练习之间有一个平衡。

这个时期孩子有能力进行有意识语言学习,也同时可以进行无意识语言学习。我的同事和好友,语言认知研究专家 Patricia Brooks和她的同事做的研究表明,无意识语言学习的渠道,在人生的各个阶段一直保持通畅。也就是说,5岁以上的孩子学习外语的时候,可以两种渠道并用,威力倍增。
4
最最重要的,是把外语学习当成孩子人生成长大图景下的一个部分来看待,不要单独当成一个技能来处理。

当今世界在迅速全球化。你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 如果对世界保持好奇,有自己的兴趣和追求,肯定就会发现,自己渴求的知识和视野,需要通过掌握好一门外语来达到。当初我父母做得对的地方,就是从来不阻拦我对自己兴趣的追求。

对于现在的一些孩子,我担心的是,一方面父母指指点点,把孩子从小到大的各种兴趣修修剪剪,让孩子对世界丧失了探索的原动力,另一方面又拼命要求孩子把外语当成本事学好。这就是本末倒置,把事情做拧了。你会发现自己很累,效果也不好。

2015年底,得助于在贵州省遵义市西西弗助学中心姚忠琴老师的安排,我在遵义把从幼儿园到高中的英语课都听了,还有机会亲自参与授课。 我发现,遵义公立学校里的英语老师,绝大多数都能自如地用全英文教学,而中小学生呢,很多都能和我进行口语对话。我得知,这些英语老师,都是贵州省内师范院校自己培养出来的。所以,我对中国儿童的英语学习充满信心。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家长,在和孩子一起探究世界的过程中,发现外语的美妙,让它成为你们生活中的享受。

本文经埃尔特授权转载

地址:成都市成华区双林路228号附31号 联系电话:15882190887(薛老师) 13541139791(唐老师)
©2016 成都童行心智障碍儿童关爱中心 技术支持:万息科技 蜀ICP备19030618号-1